中國證監會稽查局副局長毛畢華
中國證監會稽查局副局長毛畢華近日在“金融危機背景下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國際研討會”上表示,下一步證監會將考慮探索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新途徑,包括:借鑒其他國家證券市場相應的機制,建立我國對受害投資人的補償模式;讓監管機構代受到損害的投資人打官司,以此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和信心。
毛畢華說,近年來,證監會有關部門通過推動立法、制訂規則,證券執法工作的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完善,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法制保障更加堅實;通過查辦大要案件、開展專項行動,不但有效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,整肅市場秩序,凈化市場環境,而且樹立了證券執法權威,堅定市場信心,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;通過宣傳執法、公布案情、輿論引導,市場規范意識和投資者的法律意識逐步增強,社會公信度明顯提高。
據介紹,2007年以來,證監會共調查案件710起,移送公安機關案件及線索474起,做出行政處罰決定125件,受處罰機構78家、個人576名,對171名責任人實施市場禁入。
毛畢華表示,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、市場層次的不斷增多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,證券違法形式也越來越多,傳統違法行為花樣翻新,新型犯罪形式不斷出現,維護證券市場穩定、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壓力也日益增大。他建議,下一步工作中需要重點考慮如下問題:
一是提高執法效能。證券市場對信息十分敏感,任何影響都會立即擴散,必須及時制止一切不當行為,以最快的速度消除違法違規的后果。對此,證監會要進一步提高案件查處效率、提高執法信息披露水平、加大執法宣傳力度,更好地提高投資者的自我保護意識,同時要充分利用已有案例,以案說法,提示上市公司、證券公司等依法合規經營。
二是加強分析研判。一方面證監會將及時總結違法違規行為變化及趨勢,密切跟蹤市場創新,提高執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。另一方面,證監會正積極穩妥地推進一系列改革創新,特別是針對創業板市場,預判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,強化協作機制,及時化解市場風險。
三是探索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新途徑。證監會在查辦違法行為時,通常是沒收非法所得,實施罰款,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,給違法犯罪者以嚴厲打擊。但投資者因之而蒙受的損失,并沒有得到有效補償。在一些發達的證券市場上,執法機構罰沒的非法收益,一般都用于直接補償投資人。我們將在我國的法律環境下,研究借鑒相應的機制,建立我國對受害投資人的補償模式,更好地體現證券市場執法為民的目標。
此外,毛畢華說,證券市場上,違法犯罪行為往往是精心設計、十分隱蔽的高智商行為,單個的受害人幾乎不可能有效收集充分的證據,用以控告加害人并追回損失。大多數成熟市場的做法,都是由政府來彌補這種不對稱,讓監管機構提起民事訴訟,代受到損害的投資人打官司,以此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和信心。有關部門將探索行政執法與民事訴訟的合作形式,以更好地拓寬保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渠道。